标题:夏思凝状态下滑,女子跨栏还能靠谁?
这届比赛的女子100米栏决赛刚结束,夏思凝站在场边,眉头皱得能夹住一张纸。成绩一出来,她自己都愣了。这哪是冲奖牌的节奏,分明是退步了。去年还能稳进前三,今年连决赛线都卡得勉强。看她那表情,不是不服气,是真急了。
说实话,这姑娘天赋是有的。起跑反应快,栏间节奏也流畅,以前跑出过12秒97的个人最好成绩,一度被看作是中国女子跨栏的新希望。可今年呢?几场关键赛事下来,成绩不升反降。训练没偷懒,伤病也没听说,问题到底出在哪?外人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跨栏这项目,差零点几秒,就是天壤之别。一个动作没压准,呼吸节奏乱了,整个节奏就崩了。她现在的问题,可能不是体能,是心态。
你想想,吴艳妮在前面跑得风生水起,国内一姐的位置坐得稳稳的。人家不仅成绩硬,气场也足,赛场上一甩头发、一指天的动作都成了标志。媒体追着拍,粉丝喊得响,热度拉满。这种环境下,夏思凝的压力能小吗?明明自己也是顶尖水平,可每次出场,观众第一反应还是“吴艳妮来了没?”这种无形的对比,比赛道上的对手更磨人。
但话说回来,吴艳妮狂,人家有狂的资本。今年跑出12秒74,离亚洲纪录就差那么一口气。国内比赛基本没对手,国际赛场也能进决赛。这不是靠嘴皮子吹出来的,是实打实用腿跑出来的。夏思凝要是还停留在“我比去年慢了一点”的层面,那真就危险了。跨栏这行当,不进则退,没人等你调整状态。
更扎心的是,除了她俩,国内能打的新人还没冒出来。青年组比赛看了不少,技术动作看着像模像样,真到大赛,一紧张栏就扒拉倒一片。跨栏这项目,太吃技术和心理。一个栏打腿,后面全乱套。夏思凝现在的问题,或许正是整个中国女子跨栏的缩影——有尖子,缺厚度。吴艳妮一个人撑场面,撑得了多久?
她得想明白,跟吴艳妮比,不是比谁更抢镜,而是比谁能跑得更快。媒体喜欢戏剧性,喜欢“对决”“宿敌”这种词,可赛场上,枪声一响,谁也帮不了你。栏架不会自己倒,风也不会特意推你一把。她要是还陷在“我怎么又输了”的情绪里,下次决赛,可能连站上跑道的资格都没了。
别看现在吴艳妮风光,田径场从来不缺后来者。当年刘翔多风光,后来不也是一批批新人往上冲?夏思凝要想翻身,光靠练不行,得动脑子。技术细节再抠一抠,起跑那零点一秒能不能再抢回来?心理建设也得跟上,别让场外的声音干扰了跑道上的节奏。
说到底,跨栏是孤独的运动。八步上栏,每一步都得自己踩实。观众喊得再响,终点线也得自己撞。夏思凝要是真想重回巅峰,现在不是皱眉头的时候,是该低头看路的时候了。
“跑得快的人从不回头看风,他们只盯着下一个栏。”
内容调用资料信息网站名称:中国田径协会官网、世界田联官网(worldathletics.org)、新华网体育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