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特朗普一边不断向中国示好,一边对其他国家毫不留情地搞关税攻势。
等他把目标转向其他国的时候才发现,贸战原来这么容易打,自己还没使劲儿呢,邻家都纷纷投降了。
就连挺强的欧盟,最近也跟美国签了个不咋公平的协议,差不多就是不平等的那种。
特朗普这才意识到一个百年难遇的漏洞:在贸易和金融方面,除了一个东方大国外,美国几乎可以左右全球其他国家。
于是,他的所有决策都围绕着这个核心来操作,也不是乱来的,这正是最聪明的表现。
捅破窗户纸:一个被忽视的世纪漏洞
跟中国的关税战告吹之后,特朗普终于领悟到一点,只要能避开那个东边的大国,美国在国际上的谈判实力几乎变得无敌。
大概他也会觉得有点郁闷,为什么自己没早点意识到这一层道理。
这些年,美国一直扮演个“世界警察”的角色,忙里忙外,东奔西跑,干点事儿,结果不但耗费了不少精力,收获却不太理想。
这回特朗普总算是领会到个道理:管那些琐碎的小事,还不如少插手;面对最难啃的硬骨头,还是放一边为妙。
就算放到古代,也就是几个强国在争夺小国资源,没听说过大国之间直接对峙、硬碰硬的事。
只要自己不要去硬刚那个所谓的“标准答案”,不管旁边的玩家是盟友还是真的对手,在美国那套经济组合拳面前,其实都挺弱的。
所以,他最近表现得“不主动惹中国”,其实不是在示弱,而是开始着手整顿和其他国家的麻烦事,逐步削弱他们的经济。待美国再次变得更强后,只有变得更强大,才有资本和中方一较高下。
这算得上是商界里的极致策略:收缩,实际上是为了将来更猛烈的攻势作准备。
换个角度说,特朗普一看,之前那些让美国烦心的“老熟人”和“老冤家”,一下子变得清爽了许多。
先说欧洲吧,那个经济大ETER,战略上却像个矮个子似的,几十年来,欧洲的防务基本上都“托付”给了美国,算是“外包”了。
不少人打趣说,美军在一个战区里的常规兵力,可能比整个欧盟的底子还要雄厚。就这一点依赖,看得出欧洲在美国面前,基本上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
你瞧那几年新闻,美国提高关税,欧洲可得老老实实接受,还得答应采购美国的能源、飞机,再拿出几百亿去投资美国。
这还能算盟友吗?分明就是一个被拉着走,富得流油的客户,一个总得让人一遍遍提醒“谁才是老板”的商业联盟。
再看看俄罗斯,这个被全世界看作硬汉的国家,其实也早就有点扛不住了。
现如今的俄罗斯,更像个全身肌肉发达但得了慢性病的老拳王,街区里惹是生非,让邻居们不得安宁。不过要比拼在国际舞台上跟巅峰期的拳手比,比经济实力和科技基础,那可是差远了。
这场拉得天荒地老的俄乌冲突,把俄罗斯的底子都掏得差不多了。空天军那点苦苦支撑的局面,唯一的航母都趴窝,尴尬不已,也让外人看出了它常规军力的薄弱。
除了那套能搞垮世界的核武库之外,俄罗斯基本上在牌桌上和美国比拼也没有底气了。对美国而言,俄罗斯不再是必须全力攻破的强敌了,而更像是一个需要好好“管着”的区域性难题。
中东那摊浑水,搅不动美国的国运
一旦把欧洲和俄罗斯这两个老相识摸清楚底细,目光转向中东,那片地方一直是新闻的焦点。部落、教派、石油、战火,几百年来,这儿的故事从未停歇过。
不过在那位总统的算盘里,这片地带的账算得挺明白:除了石油有价,这里再闹腾,也难捏出个能撼动美国全球霸主地位的家伙来。
在这地方,美国主要是为了推销军火,搞区域势力平衡,让那些小国们互相制衡,顺便确保自己的能源供应。至于什么“民主改造”或者“国家建设”,基本不上心,那都是赔本的买卖。
所以说,欧洲是买家,俄罗斯是麻烦,中东则算是生意场,把这些都划掉之后,那个真正让美国彻夜难眠的名字,也就跃然眼前了。
东方大国,几百年间头一遭能够在工业、科技、金融、军事等几乎所有领域,准确说是和西方世界正面对抗的非西方文明。
它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越美日德的合计数,产业链也深深扎根于全球的血脉之中,连美国的F-35战机都依赖它提供的稀土和配件。
在科技方面,哪怕受到各种封堵,它在5G、新能源、人工智能这些领域的自发成长已经让硅谷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寒意。
更重要的是军事方面,它没有像苏联那样搞全球争霸,而是把所有资源都用在增强“区域拒止反介入”的能力上。
就是说嘛,归根结底就是:我这地盘我说了算,要是你打算在我门口动武,先得看看我那导弹是不是答应。
这种全面而系统的崛起呀,是美国建国以来从未碰到过的难题,不再只是点点滴滴的地缘政治斗争,而是和美国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大事。
收回拳头,只为致命一击?
面对这个世上独一无二的对手,特朗普终于回过神来,调整了一套更加明晰的策略。
他把美国从一个四处巡逻、身心俱疲的“世界警察”,变成了一个只盯着最强对手的“头号拳击手”。
他撤出了中东地区的军队,向欧洲示威施压,对俄罗斯则采取有限度的压力,所有这些行动的目的都很明确:收回力量,节省每一份体力,然后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唯一的对手身上,一举打出致命的组合攻势。
不过,这一套组合拳可不是冲动的军事行动,他心里很清楚,在别人家门口动手打仗,可就是个下策。
他的战场,主要集中在关税上、技术壁垒,还有金融规则,那些不用流血就能分出胜负的领域。
他不再在那些敏感海峡玩花头、搞“价值观外交”了,而是转向追求真正的好处,比如让制造业回流,以及让对手的供应链崩溃。
这简直就是一步走到极致的铁血现实主义。
可说,这招真就真的是“赢得干干净净”了吗?外边总有人不依不饶,那个被吹得天花乱坠的千亿投资大单,后来基本上就杳无音信了;那些看起来让对手投降的协议,执行起来的细节又总是模糊得不得了。
不少时候,那些“胜利宣言”更像是个宣传噱头,主要是为了给国内市场打打气,或者就是想抢占第二天的头版头条,摆摆样子。
从一个能辐射到各个角落的全球帝国,缩减成只专注一个对手的战略据点,这个转变可不是简单的事,过程中会很漫长,而且风险也不少。
特朗普这次豪赌的结果谁都还不知道,倒是用一种几乎有点狠的办法,揭示了一个精英们不愿正视的事实:让如今的美国彻夜难眠的国家,只有一个。
你怎么看呢?想听听你的观点,别忘了在评论区聊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