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士强用人引争议!廖三宁4投0中被打爆,为何死按高诗岩不上?
比赛赢了,问题却炸了锅。
中国男篮22分大胜约旦,场上最刺眼的数据不是胜负分差,而是郭士强手里的那张"固执牌"——廖三宁4投0中,1分未得,在场效率全队垫底,防守端被对手当作突破口反复蹂躏,上场时间却比防守悍将高诗岩足足多出8分钟。这种宁可看着自家后卫线被凿穿也不换人的死板操作,简直像在给对手递战术手册。
当镜头第N次扫到场边坐着的高诗岩时,这个被球迷称作"防守绞肉机"的悍将正死死盯着场上。他刚在对阵沙特时用3次抢断把对方后卫防到怀疑人生,现在却要目睹约旦球员像是逛清晨菜市场一般,轻松过掉脚步沉重的廖三宁完成上篮。更讽刺的是,郭士强在暂停时冲着队员们比划的防守战木手势,恰恰是高诗岩最擅长的挤过掩护技巧。
廖三宁的灾难级表现把解说席都逼急了。第三节那个堪称教科书级的防守漏人——约旦队一个简单的交叉跑位,他就像被焊死在地板上,目送对手完成空位三分。转播画面马上切给技术统计:本节被打出12-4攻击波期间,中国队的防守效率值暴跌22点,而廖三宁在场这三分钟,约旦队命中率是骇人的80%。现场球迷已经开始高喊"换高诗岩",但郭士强只是擦了擦汗,转头又让廖三宁继续留在场上。
看看高诗岩此前交出的成绩单吧。打沙特那场,他替补登场7分钟就贡献2次抢断+3次助攻,其中有记贯穿全场的击地妙传直接点燃全场。更不用说他在CBA的看家本领——上赛季场均2.4次抢断联盟第三,对位小外援时能把对方命中率压制到35%以下。这些数据在教练组战术板上难道还不如"潜力"二字的魔力?
著名篮球评论员杨毅在直播间急得拍桌子:"现在的问题不是廖三宁该不该用,而是郭指导把亚洲杯当成了训练营。约旦队今天有8个回合专门针对廖三宁设计战术,这已经不是球员能力问题,是教练组眼睁睁看着自家防线被当成提款机。"这话说得够狠,但看看对手的得分分布——约旦队光是在廖三宁身上就拿了14分,其中9分来自直接突破。
郭士强赛后解释"需要保持阵容稳定性"时,更衣室里传来的消息却耐人寻味。有跟队记者透露,高诗岩赛前热身时三分球12投9中,状态火热到助教都忍不住叫好。这种放着微波炉型球员不用,非要把冷藏室里的手感捂到发馊的用人哲学,简直堪比足球界著名的"穆里尼奥冷藏卡卡"事件。
战术板上的数字不会说谎。当廖三宁在场时,中国队每百回合要输4.3分;而高诗岩即便前上场时间零碎,他的防守正负值仍排在全队第三。著名数据分析师晒出一组对比:同样面对约旦队的挡拆,高诗岩的挤过掩护成功率达到71%,廖三宁只有惨淡的39%——这差距足够解释为什么约旦后卫每次叫挡拆时,眼睛里都闪着发现猎物的光。
更让人不解的是调整时机。第二节还剩3分02秒,廖三宁已经被连续打了三个回合,分差从18分被迫近到9分。这个本该立即止血的节点,郭士强却选择先换下中锋王哲林。直到又被打出6-0,他才如梦初醒派上高诗岩,但此时对手气势已经完全起来了。老帅蒋兴权当年那句"换人要趁早,救火要趁小"的格言,在这场用人事故面前显得格外刺眼。
资深篮球记者贾磊在社媒爆料:"教练组内部对使用廖三宁存在分歧,有人认为他更适合打二阵容。"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高诗岩登场后效果立竿见影——他带着替补阵容打出的那波9-0,三次成功防守全部转化成快攻得分。这种"板凳匪徒"的特质,本可以在主力受困时成为破局利器,却硬生生被按在替补席上捂到比赛失去悬念。
"培养新人没错,但拿亚洲杯八强战当教学赛就太奢侈了。"前国手王仕鹏的批评一针见血。看看隔壁日本队怎么用富永启生——该歇就歇,该上就上,哪有什么论资排辈。我们倒好,明明手握即战力更强的牌,非要玩"相信过程"那套。要知道三个月后的奥运落选赛,可不会给这种教学试验埋单。
当终场哨响时,转播镜头捕捉到高诗岩默默走向球员通道的背影。这位在上届亚洲杯生死战锁死韩国归化球员罗健儿的防守专家,今天的热身服直到最后都没被汗水浸透。而技术台的数据统计表上,廖三宁那栏刺眼的"出场16分钟,正负值-7"正在被记者们争相传阅。或许郭士强该重温下去年世界杯的教训——当加拿大队抓住赵继伟防守弱点穷追猛打时,乔尔杰维奇可是毫不犹豫换上孙铭徽救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