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冠谁最无能? 还得是上海海港啊! 申花输了是白旗自废武功,成都输了是交学费,海港输了个0-3算什么? 那是常规操作!
当中超三强齐齐踏上2025-26赛季亚冠精英联赛的赛场,球迷们原本期待着中国足球的崛起。 然而首轮战罢,上海申花1-2客负江原FC,成都蓉城1-2被蔚山HD绝杀,上海海港则直接在主场被神户胜利船灌了个0-3。 同样是输球,为什么唯独海港输得如此彻底?
看看数据吧! 海港全场努力进攻,但就是得势不得分。 古斯塔沃单刀踢得太正,李圣龙射门中柱,就是差那么一点火候。 反观神户胜利船,上半场只有5脚射门就打进3球,进攻效率完全吊打海港。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这已经是海港在亚冠赛场上的跨赛季五连败了。 而且他们对阵神户胜利船的历史战绩更是惨不忍睹:三次交锋全部落败,一球未进,净吞九弹。 这种数据放在亚洲顶级赛场,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穆斯卡特教练此战罕见变阵,改打三中卫体系试图遏制对手进攻。 但实际效果如何? 海港的第一个丢球来自左路防守空档,第二个丢球是因为右路被突破传中,第三个丢球则是禁区中路完全漏人。 变阵不但没有改善防守,反而让防线漏洞百出。
问题出在哪里? 海港试图控制比赛节奏,但主动权却被对手牢牢掌控。 两名边翼卫疯狂压上进攻,导致后防留下巨大空档,被老辣的神户队利用。 第19分钟,埃里克禁区线远射破门;第41分钟,宫代大圣头球冲顶得分;第44分钟,大迫勇也推射破门。 短短25分钟内,海港防线就被打成了筛子。
中日足球之间的实力差距在这场比赛中暴露无遗。 神户胜利船只有两个外援,但他们的本土球员井手口阳介这样的球员,其水准甚至高于海港的茹萨、维塔尔等外援至少一个档次。 对于海港来说,神户几乎是一支场上11人全都由高水平“外援”组成的球队。
穆斯卡特在赛后表示:“我们的目标就是专注于这场比赛,不会去考虑联赛”。 但场上的表现却让人怀疑球队是否真的做好了准备。 海港将亚冠连续丢球纪录延续到22场,上一次零封对手还是在2019年5月21日。 这种防守质量,如何能在亚洲顶级赛场有所作为?
比较一下中超三强的亚冠表现:申花客场1-2负于江原FC,成都蓉城客场1-2被蔚山HD绝杀,虽然失利但都取得了进球。 唯独海港,作为中超卫冕冠军,在主场净吞三弹,一球未进。 这样的表现,怎能不让球迷失望?
战术理念的落后也是明显问题。 日韩联赛球队早已形成了成熟的战术体系,而中超球队战术理念仍停留在“依赖个别外援”、“简单边路传中”的层面。 这种战术上的差距,使得海港在面对战术成熟的神户队时,显得手足无措。
球员的整体实力也存在明显差距。 当我们的球员还在用身体硬抗时,对手早已通过三线联动制造了4次绝对机会。 日本球队在亚冠80%的高位逼抢成功率,对比海港队本场仅完成3次有效反抢,这种差距不是靠个人能力就能弥补的。
联赛节奏与强度的差距也不容忽视。 日本J联赛场均跑动距离达到105公里,韩国K联赛场均跑动距离103公里,而中超联赛场均跑动距离仅98公里,高强度跑动次数比日韩联赛少30%。 当中超球员来到亚冠赛场,面对节奏更快、对抗更激烈的比赛时,体能和技术动作都会受到影响。
海港队在亚冠已经连续6场不胜,仅取得1平5负的成绩,上一次取胜还是在2024年11月26日客场战胜蔚山现代。 这种长期低迷的表现,让人不得不质疑球队的亚冠作战能力和态度。
穆斯卡特要求海港“以我为主”,试图靠进攻压过对手的策略在面对日本强队时是否合适? 在中超你能踢传控、能压着对手打;但面对日本球队、而且还是强队,谁给你的自信还踢传控、还想压着对手打?
海港此役堪称复仇战。 上赛季最后4场亚冠,海港遭遇四连败,其中就包括客场0-4负于神户胜利船。 时隔218天再次对阵神户胜利船,主场成了海港的优势,这也是海港首次主场对阵神户胜利船。 然而,主场优势并没有带来任何改变,反而以更加耻辱的比分输掉了比赛。
海港将队史对阵神户胜利船的连败纪录延续到3场,将队史对阵神户胜利船从未破门的纪录延续到3场,将队史从未零封神户胜利船的纪录延续到3场。这一连串的尴尬纪录,勾勒出海港在亚冠赛场上的无能形象。#热问计划#
中超球队近5年亚冠淘汰赛的失球数据揭示了一个规律:70%的失球发生在比赛后30分钟。 这不仅仅是体能问题,更是战术执行力和心理韧性的缺失。海港队在上半场就被打进三球,显示问题已经不仅限于体能层面。
对比山东泰山在亚冠的表现:主场3-1力克韩国劲旅光州FC,成为本赛季第二支击败光州的球队。关键战中,克雷桑、瓦科等外援与本土球员配合默契,攻防转换效率高。 这说明中超球队并非没有与日韩球队一战的能力,但海港显然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
上海海港在亚冠赛场上的表现,与其在中超的双冠王身份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种反差让人不禁要问:为什么海港总是在亚冠中无法赢球? 为什么面对日本球队就如此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