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这两天LPL赛区的赛场边,不是IG绝地反杀点燃了网友讨论,而是解说席上一档“变脸秀”火成了出圈段子呢?
此处容我问一句:你见过嘴一秒钟能拐两个弯的解说吗?前一场还在直播怼IG,下一瞬就能化身十一年忠粉,给Theshy哥高呼拥护——这波啊,这波属于变脸都不用猩猩脸谱,直接网络热搜起飞。
要说最近这段S15赛季,LPL的赛况看得人是真揪心又真带劲。
IG那人气就跟刚下锅的麻辣小龙虾一样烫手,每场比赛都引来众目睽睽。
尤其这次碰上TES,一波三折,剧情反转,像极了网文里的爽文主角,死里逃生给你演明白了。
可台前选手鏖战,幕后解说才是演绎人情世故的独门绝技。
别的不讲,就说这次被笑谈为“变脸如狗”的评论员,真能给观众带来点新鲜刺激感。
话说回来,这局IG与TES的巅峰对决,冷不丁一看,节奏还真不是一般观众能想到的线。
开局小花生Kanavi埋伏告捷,拿下第一血,TES操作行云流水,前期IG没怎么还手空间。
短短二十来分钟,TES就直接碾压结束首局。
这种强压局,弹幕是刷屏的“TES这波稳了”,但可劲儿捧TES的人里,不乏某些似乎刚批完IG又赶来拥戴TES的熟悉ID。
到了第二局,画风骤变。
IG回敬一局,安妮中路神闪现控场,团战开大收割如入无人之境。
前半段还摇头叹息“IG啥水平啊”的解说,这下开始跟着起舞,夸起玩得好的位置和选手,表情管理那叫一个娴熟,仿佛现场涂粉底换妆一样自然。
真正让直播间爆炸的是第三局。
前期双方胶着,IG团战惜败,三人组却不按剧本行事,直接拍马冲进TES五人堆里杀个回马枪。
皇子挂大控住“阿水”,加里奥Q技能粘死carry,三缺五打成一换五。
直播间瞬间变成长城脚下的烟火——气氛烘托到极致,每个解说的嗓门仿佛都要冲破玻璃。
而就在这高潮节点,原本“低迷”的解说哥一把粉丝面具抬起来,口吻肉麻得要命,什么十一年老粉、S4学锐雯,一股子“跪舔式”转向,弹幕顿时炸裂。
你说现在的解说,还真有点像网红直播带货。
今天捧X,明天踩Y,遇到IG赢了马上“十年铁粉”上线,队伍一输立马换队站边,嘴皮子壳都换不上磁带那么快。
难怪这名解说遭到官方关注,直接被封掉了二路解说权限。
观众意见更是分裂得厉害。
有人调侃这是全网最快的“反手变脸”操作,也有人觉得,这些带节奏的解说本就该管管。
Ning王在直播中的直言算是踢开了这锅。
“你IG打得不行,封你二路解说没毛病啊!”
这句大实话,可谓说中了不少粉丝的怒气根源。
有些黑粉分明就是踩着选手情绪蹭流量,还煽动弹幕、带节奏,哪还有什么公正客观?
既替官方指明了管控方向,又顺带在粉圈里收获了一波认同。
这不,评论区早就成了言论混战的主战场。
多少IG铁粉觉得,黑粉解说该“制裁”,搞得一场赛事变了味儿。
也有吃瓜群众抱着“看戏”的心态,围观解说变脸翻书,顺带吐槽一句:“你嘴速比比赛还快,怕不是被AI接管了”。
换个角度讲,电竞解说本是为观众解疑释惑,植入专业分析和赛场细节。
现在“花式变脸”,有些已经沦为流量工具人,抢镜吸粉比谁都溜。
解说席比赛场更能诞生段子,这多少有点让人哭笑不得。
说到底,电竞观众最怕的不是输赢,而是看不清真心假意。
有些解说前脚还站在喷子一侧,后脚IG一旦逆袭,转脸就“从小看你长大”,老粉头衔说挂就挂。
堪比春晚小品,还自带雷霆榜单热搜体质。
这背后当然不是单一个人的问题,也反映了LPL(乃至电竞圈)名利运作下的生态变迁。
现在流量为王,说话节奏得跟着热度走,解说只要能让弹幕起飞,不惜十秒变脸上头。
难怪有些粉丝看完直呼“尬得脚趾抠地”,也有些调侃“你再跳,直接锁麦”。
有人会问:那解说这样有没有问题?
说得直白点,这种朝三暮四,两面三刀,可能真的让观众心寒了。
一场比赛下来,选手是主角,解说却在“自导自演”,最后谁才是焦点,也真让人迷惑。
不少人觉得,官方应该上点强度,该禁就禁。
这样才能让解说席多些专业,少点作秀。
可另一方面,有些调皮网友又觉得——娱乐嘛,比赛本来就不全是技术,偶尔也需要点乐子。
你愿意看有人翻车,也愿意看段子飞天,解说变脸不过是调味剂罢了。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解说风格本就分层。
有的人专业细腻,分析每个操作背后的策略,有的人则靠段子和流量来博人眼球。
只要不踩线太过,观众还能宽容点。
可你一旦煽动引战,搅局出位,也别怪官方“黑屏警告”,毕竟舞台还得留给真本事。
而变脸式解说为什么能火?
其实也是观众心理的投射。
有的人喜欢看剧情反转,有的人等着喷,更多的是看个热闹。
赛场X因素不断,解说席戏中戏上演,好家伙,这电竞,一个大舞台,全员都是演员。
不过一笑之后,人们还是很希望能回归比赛本身。
谁更强,谁更拼,数据会说话,操作能服人。
解说也许可以调侃娱乐,但别忘了自己的位置。
当你失了本色,想站哪队就站哪队,那观众总有累觉不爱的那一天。
也有人担心,这样的风气会不会伤了选手和老粉的心?
想想自己追电竞这么多年,从玩游戏到看比赛,从激情澎湃到满屏吐槽,有没有那么一瞬,觉得“圈子变了,不再是当年那个纯粹靠操作和梦想拼搏的行业”?
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赛场与解说都成了名利场,有人前呼后拥,也有人黯然出局。
可其实说到底,所有人都只是希望LPL越来越好。
以后再遇到这种“变脸如狗”的解说,观众会不会笑着说:你快别装了,回去好好练专业?
还是有人会期待下次新梗出现,毕竟段子循环更替,真情实感难遇。
这,大概才是电竞圈最真实的模样。
那今天聊到这里,屏幕前的各位怎么看这事儿?
你觉得这种解说该被官方拉黑到底,还是赛事需要这样的“活宝”来点缀气氛?
评论区走一波,你是哪一派?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