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载人登月指日可待!自从官方宣布要在2030年前完成第一次载人登月任务以后,关于长征十号新一代火箭、梦舟新型载人飞船、以及揽月月面着陆器等一系列产品的消息不断传出好消息。
这些研制、制造和测试工作都挺顺利,显示我国载人登月的步伐在稳步推进。咱们完全有实力,也有信心在2030年前把航天员送上月球,之后还能在月球表面驾驶载人月球车进行巡视,还会采集更多的月球样品带回地球。
长征十号火箭的试验工作进行得挺不错,整体状态很好。这次测试体现出咱们在航天技术方面的提升,离正式发射又近了一步。未来,长征十号有望成为我国家用来执行深空探测和载人任务的重要利器。
要想实现载人登月这个目标,运载能力得棒棒的。毕竟,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远得很,发射20吨左右的航天器到近地轨道,可能只需要几百吨推力就够了,但要送这么重的航天器到月球轨道,就得用推力两三千吨的火箭才行。载重越大,对火箭推力的需求也就越高。目前我国家最厉害的火箭是长征五号,轻轻松松把嫦娥五号和六号探测器送上月球,但要把载人登月飞船送上去,还不够力,所以,我们正忙着研制更牛的长征十号火箭。
8月15日,我国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在文昌发射场进行了系留点火试验,这次试验成功了。这个成果代表我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又迈出了一个关键性的一步,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进展。
目前正在开发的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是我国针对载人登月目标设计的全新一代火箭,主要包括长征十号和长征十号甲两种型号。长征十号由来是专门为载人登月任务准备的,而长征十号甲则主要用来执行空间站的飞行任务。
长征十号火箭采用两枚助推器的三级布局,直径达五米,最高可达九十二点五米,强劲的推力让它有能力把“梦舟”载人登月飞船和月球着陆器送入轨道,完成载人登月的任务。而长征十号甲则是一款两级火箭,直径同样是五米,最大高度则是六十七米,其中的一级具有回收与重复利用的功能,主要任务是发射“梦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送往中国空间站。
“梦舟”载人飞船和月面着陆器的测试工作顺利进行,确保它们在未来的任务中表现出色。
火箭、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之类的产品,都在同步展开研发、制造和测试工作。近几个月里,不光是火箭进行了试验,我国还对载人飞船和月面着陆器进行了飞行测试。
6月17号的时候,我国在酒泉发射中心搞了一场梦舟载人飞船的零高度逃逸试飞。试验中,梦舟的逃逸塔发动机顺利点火,船塔组合体一齐腾空而起。飞到一定高度后,返回舱和逃逸塔成功分离,接着返回舱展开降落伞进行伞降,最后用气囊缓冲,在着陆点顺利降落。整个试飞表现得特别棒,算是大获成功。
梦舟载人飞船主要有两种运行模式。一个是用来完成载人登月的任务,可以搭载3个航天员前往月球,然后返回地球。另一个则是执行空间站任务,最多可以搭载7个航天员。从整体性能来看,新一代梦舟载人飞船比现有的神舟系列要先进很多,但它的重量也相应增加。至于发射,现有的长征2F火箭无法承担梦舟飞船的发射任务,得换用长征十号火箭才行。
等到梦舟载人飞船正式服役后,它一次能搭载的航天员数量会增加不少,可以带更多人去中国空间站玩。另外,我们还会发射更多的舱段,打算把空间站搞得更大、更完善。说到这,大家都期待已久的巡天空间望远镜,也在计划之列,要把它送上天。
拥有新一代载人火箭和飞船之后,能不能还搞载人登月?这个问题不少人关心。其实,火箭的作用就是把飞船送到月球,飞船也只是把航天员送到月球轨道上而已,要登陆月球表面,还得配备专门用来环绕月球和在月球表面之间转运的航天器,也就是着陆器。
之前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的任务里,都是用到着陆器和上升器的。那时候,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在月球轨道上绕行,而着陆器带着上升器则降落到月球表面。在采集完样品后,着陆器就可以变成发射平台,而上升器则带着月球样品离开月球表面,进入环月轨道,最后和轨道器以及返回器进行对接,将月球样品交接。等到所有操作完成,轨道器和返回器就会携带样品返回地球。
未来的登月任务里,梦舟载人飞船和揽月月面着陆器会先各自发射升空,等它们抵达月球轨道后,会在轨道上进行会合对接,组建成一个组合体。航天员会先从载人飞船进入到月面着陆器里,然后乘坐着陆器一起向月球表面进发,完成任务。
完成月球表面任务之后,航天员会重新进入月面着陆器,然后由着陆器从月球表面起飞,进入环月轨道,接着与梦舟载人飞船进行会合对接。最后,他们会乘坐载人飞船返回地球。除了发射是分开发射之外,其余的环月飞行、着陆、月面起飞、轨道会合对接以及返回地球的流程,其实跟嫦娥五号、嫦娥六号的探测任务差不了太多。
8月6日,用于执行载人登月任务的揽月月面着陆器进行了首次着陆起飞的综合验证试验。这也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在地外天体上着陆起飞的试验,结果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成功意味着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在研发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标志着该项工程进入了一个关键的阶段。
王亚平和刘洋都在为成为嫦娥的一员努力争取,目标明确,希望能加入到这个光荣的项目中。
目前,我国的载人登月工程正稳步推进,各类设备和设施都在按计划研发中,同时航天员的训练也在同步进行。对于航天员来说,飞向太空其实一直是他们心中的梦想,尤其是登月这事,几乎每位航天员都期盼着有一天能站在月球表面。之前,女航天员王亚平和刘洋在接受采访时都提到了这个梦想。
要是真想登上月球,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毕竟月球的环境和地球或者近地轨道可不一样。在近地轨道上执行任务时,航天员就像在失重状态似的,但一到月球表面,重力就又回来了,大约是地球的六分之一,也就是说,算是低重力环境。
而且啊,在进行登月的过程中,飞船得飞得更远,还要在月球表面完成各种各样复杂的任务,这就对航天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所以他们得接受专门的训练才能应付得了。
目前官方还没把未来登月航天员的具体细节曝光出来,不过大致方向已经算是确定了。因为在第四批航天员的挑选和训练过程中,已经考虑到既要应对空间站飞行任务,也要承担载人登月的任务,所以第四批的航天员不光要接受近地轨道的训练,还得加上低重力环境的训练。
由此可以推测,以后进行载人登月任务时,第四批航天员可能会担起主要责任,登上月球的几率也比第一、第二批航天员更大点。当然啦,这也只是猜测啦,因为登月任务挺复杂的,可能还得派那些有丰富飞行经验的航天员带队出发才行。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