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解放军第39集团军所属的117师,在被定为“北方乙种摩步师”编制后,却拥有多达7个团的建制,这与人们对乙种师普遍“未齐装满员”的认知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支部队为何能在当时获得如此特殊的配置?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和编制逻辑?
追溯这支部队的根源,其前身可上溯至1945年3月组建的新四军第3师独立旅,这支部队带有新四军第3师淮海分区第2、3支队的红色血统。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独立旅前身各部累计歼灭敌军上万人。进入解放战争年代,其各部英勇奋战在白山黑水之间,后又转战中南大地,累计歼敌超过6.1万人。
1948年11月,历经番号变迁后,这支劲旅正式编为第39军117师,张竭诚担任师长,李少元担任政委,下辖第349、350、351团。1950年10月,117师随军入朝作战,并在朝鲜战场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战绩。1953年7月,完成任务后回国,归属沈阳军区建制。
到了1984年4月,第117师被赋予了乙种摩步师的编制,当时下辖第349、350、351这三个步兵团,以及坦克团、炮兵团和高炮团,总计6个团。然而,仅仅一年后的1985年9月,情况再次发生变化。原炮兵第7师的36团被纳入117师建制,至此,117师的下辖团数量达到了令人侧目的7个,尽管其依然执行的是北方乙种摩步师编制。
王牌预备队的兵力考量
第39集团军在当时解放军的战略布局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与第38集团军同在1983年被指定为合成集团军的试点单位,并在1984年稍晚于38军开始执行集团军编制。到1985年11月,第38集团军正式迈入机械化时代,几乎与此同时,第39集团军也完成了机械化转型。作为一支重装集团军,其技术性兵种比重虽然大,但作为“重装快反部队”的核心力量,步兵数量同样不可或缺。
从当时的编制看,第39集团军旗下拥有第115师(北方甲种摩步师)、第116师(机步师)、第117师(北方乙种摩步师)、坦克第3师、炮兵旅以及高炮旅。在这样的架构中,机步第116师无疑是主力,而第115师则协同作战,第117师则扮演了预备队的战略角色。既然是王牌集团军的预备队,其自身的战斗力自然要全面且均衡,因此,即便被定性为乙种师,增编一个步兵团以充实力量,也是情理之中的决策。
乙种编制的实战需求
即便乙种师在编制员额和武器装备上不及甲种师,但其在战场上的效能依然需要得到保证。能否“打得赢”,关键在于步兵和技术兵种之间合理的比例搭配。从第117师的构成来看,它拥有门类齐全的技术性兵种,能构建起完整的空地火力体系,为步兵提供强力支援。然而,第39集团军赋予第117师重任,要求其步兵力量不能过于薄弱。将原炮兵第7师的36团并入117师,正是为了强化该师的步兵战斗力,以满足实战需求。
当时,第39集团军是中央军委重点打造的王牌部队之一,被军迷们誉为“七大军区时代三大王牌集团军”之一。由此可见,117师的特殊编制正是出于其在关键时刻为友邻部队提供支援的考量。实际上,拥有7个团的乙种师并非117师独有。同一时期,第27集团军的81师也执行北方乙种摩步师编制,旗下也辖有7个团,包括第241、242、243、250团(其中250团原属第28军84师,后在八十年代末撤编),以及炮兵团、高炮团、坦克团。这种兵力配置,某种程度上使其具备了“准北方甲种摩步师”的实力。
裁军潮下的弹性编制
1980年代的百万大裁军,是中国军队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在这一宏大背景下,精简整编措施既有全国性的共性,也依据各部队的实际情况和特定任务进行了灵活的个性化调整。第117师的7团编制正是这种特殊政策的体现。
无独有偶,成都军区第13集团军的38师,也执行了乙种师编制,但它是“南方乙种师”,下辖第112、第113、第117、第443团以及炮兵团,同样保持了4个步兵团的配置。这主要是因为成都军区当时承担着南疆作战任务,特殊的时期需要采取特殊的编制以应对。
再看兰州军区第21集团军的55师,其编制更为独特,初期曾撤销了本师的第164、165团,并将第163团划归第63师建制,实行师、营体制。不过,这种体制并未维持太久,八十年代末,该师又整编为乙种摩步师,恢复了师、团、营编制,此前撤销的各团也陆续归建或重建。这些案例共同揭示,百万大裁军期间的编制调整,并非一刀切,而是充满了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的务实变通。
结语
总体而言,第117师在被定义为乙种师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维持7个团的编制,这不仅是其作为王牌集团军下属部队的独特待遇,更深刻反映了当时军队在编制改革中的务实态度和对战斗力的高度重视。这种灵活调整的策略,确保了部队在精简的同时,仍能保持强大的作战能力和战略弹性。
1996年10月,第117师脱离第39集团军建制,移交武警部队,改称武警机动第117师,原有的步兵团番号也相应调整。师属的坦克团被撤销,高炮团和炮兵团则整编为武警第700团。此后二十余年,武警机动第117师在新的岗位上屡建功勋。然而,历史的车轮继续向前,及至2018年,随着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推进,“武警机动第117师”这一番号也正式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