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呢,曾经风光无限的打野大佬们,如今居然成了“开局猛如虎,落地成土狗”的典范。
打野嘛,一度被玩家奉为“节奏架构师”,开局带节奏、反野骚操作,分分钟把对面搞到怀疑人生,可一旦游戏进度条拉到25分钟往后,画风那叫一个滑铁卢。
讲真,后期本应该团战Carry、掌控胜负的打野英雄,为啥非变成王者峡谷的“透明人”?
这里藏着什么隐秘门道,咱今儿就唠唠!
提起后期容易“一条龙变小白龙”的打野,那名单里谁能落下盘古?铁骨铮铮的硬汉形象,开团时大刀一甩,照理说,就是要帮队友冲锋陷阵的。
但现实中,盘古的宿命有点像“上班摸鱼”,进团不是被晾一边,就是一大招扔出去,仅剩落寞残影。
有人问,这锅该甩技能设计还是环境影响?
其实仔细一想,盘古这个英雄进场方式真有点“莽撞式直行”,从来都是抬头扎进人堆,生怕对面不发现自己。
偏偏王者后期,敌方输出都在原地等着爆发,盘古冲进去,常常只是挨一堆冷脸输出,没等贴近后排,就已经血条见底。
有老哥说,盘古不是带“回血”?好歹能苟活一阵。
可后期护甲魔抗普遍拉满,大招效果越来越鸡肋,轻松被溃散。
能撑到残局还在普攻回血的场面,大多是对手失误,队友保命技能用得好,否则盘古团战的定位,简直就是扔一个大招走流程,再见不送。
对比某些战士后期伤害有质变,盘古反倒越来越像工具人,情怀玩家只能叹气:后期,盘古真的扶不起来。
说完盘古,橘右京不得不聊。
这个英雄有点让人想起“闪电战”的精神小伙,前期灵活,刷野清兵相当溜,带线速度保准一流。
但故事到后半程就有些离奇。
一开局橘右京风生水起,胜率都飙到五九开,一旦拖进后期,胜率发秃,掉到四五出头,简直跌破眼镜。
难道他刷野不快了?
不是。
刷野、清兵还是原来的味道。
难道技能没伤害了?
也不是。
伤害虽不低,但对后排威胁小得可怜,想切死对面C位?比登天还难。
尤其后期团战人手一身魔女斗篷,站位成布阵,橘右京再想开团救场,简直靠意念。
这也是为啥打野橘右京后期基本宣告拉胯,拼的是前期积攒的资本。
再牛逼的前期操作,一入大后期,不是和队友抱团,就是在兵线边角游走,露个头就得把命送了。
话说回来,要想指望橘右京后期Carry,那还真不如寄希望于赵云、澜这样的英雄。
橘右京要是真的要回到巅峰,得等版本风吹草动,不然八成只能偶遇技术大神C出去。
诸葛亮咱得单独聊。
提到这位诸葛军师,许多人脑海里就自动浮现“中期秒人狂魔”四个字。
合理,前期一波节奏,轻松滚雪球,技能命中率高得离谱,团战总能捡残血,carry感爆棚。
但步入后期,风向标倒了,诸葛亮成典型“有气无力”类型。
咋回事?
后期物抗魔抗装备全都摆齐,自然没人再直愣愣地被诸葛秒掉。
尤其对面站位再紧密点,想用大招追人收割,分分钟被人挡下,直接尴尬到地缝里。
经常看到画面:诸葛亮在旁边A技能刮痧,血量没消下去,反而自身摇摇欲坠。
别觉得顺风局神就无敌,逆风局更是活在别人保护伞下,稍有冲动出手就是团灭的起点。
最难受的点在于,哪怕自己经济领先,只要对面装备齐活,他的伤害波动就极大,不稳定得堪比买彩票。
论残局收割能力,诸葛依旧能一枝独秀,但论正面团战打输出,很抱歉,只能捡漏。
真要用好诸葛亮,还真得配合一堆消耗炮台,比如沈梦溪、干将莫邪。
希望大家组排别再指望诸葛能独自翻天,顺应英雄天性,打游击收割,这才叫会玩。
云缨算当下人气新贵,但她的后期尴尬症一样突出。
这个角色的前中期野区节奏确实快,技能多,打消耗转线支援都显效果。
但谁玩到后期都会有种“刮痧感”——不夸张,真的一刀下去都没啥血量掉下来。
理论上云缨打伤害的链条蛮复杂,一重枪意频率高,技能CD回转块、输出能打,二重枪意拉开距离能回血,三重枪意收割用得上。
但后期团战一冲进去,发现缺口也打不大,甚至打不过对面辅助。
进个后排,那点伤害像挠痒痒,对面还出了防装,分分钟被人笑话。
想回血?得先扛过集火,可那哪是云缨的强项。
即便你技能连发,血条也是着急缩水,根本站不住脚。
不信你看看现在高分局,云缨要么趁前中期拿优势推塔,要么被迫沦为打打野、抢抢龙的工具人。
后期云缨的伤害成长性差,几乎看不到carry局,更多是蹭人品、等队友。
说来说去,为啥这些打野英雄越到后期越是“混子”属性突出?
最根本的理由就得回归当前版本环境。
一局跟打长跑似的,队伍核心都转向射手,团战最怕被集火毁掉输出点。
打野早期露脸,靠节奏剥削对面英雄,拿人头刷经济;但后期被迫变工具人、肉盾、消耗品。
脆皮守塔、防装普及,这时候打野的收割能力一下缩水,谁再想凭一己之力围猎对面C位,确实太难。
哪怕是盘古有大招、云缨能转枪、诸葛有小技能偷人、橘右京刷野飞快,后期碰上团战只要一个走神,全都变成“查无此人”。
甚至有网友调侃:这些打野在后期的存在感,还不如自家辅助的二技能。
尴尬吧?
但现实就这么扎心。
一些人还喜欢为他们洗地,说什么“技术够好,他们照样能Carry”。
理论上是没毛病。
但竞技游戏本来就是多变量博弈,版本环境、装备机制、敌我阵容、操作水平,缺一不可。
单靠早期刷线、人头累积优势,后期依赖生存,难道不是赌命?
遇上会玩的对面,直接针对、抱团反制,打野连个落脚点都搜刮不到。
甚至可以说,如今的主流打法,打野后期要混得风生水起,实力得溢出天花板。
一言蔽之:如今这些后期胜率垫底的打野,不是菜,是环境让他们没脾气。
盘古缺乏高后排威慑,橘右京输出乏力,诸葛亮团战收割有限,云缨伤害成长性差,个顶个地难挺到游戏结束前翻身做主人。
想看到他们C出精彩,真得等进一步的机制调整,或者逆天的阵容互补。
说穿了,赛场是现实,理想都是美好的传说。
不少玩家看着这些曾经的“节奏发动机”混成了后期“透明人”,难免感慨:现在王者荣耀的野区,也许该来点大改革?
有的人建议加强打野装备后期成长,有的人说,削弱太离谱,不如直接优化部分技能数值。
这些意见,好像都有道理。
但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有一个事实无法绕过,还是得拼队伍配合和大局观。
搭配合理、战略明确,打野偶尔沦为幕后英雄也未必不可。
只不过,一味地靠情怀抬高地位,实在是不接地气。
要是真想用盘古、橘右京、诸葛亮、云缨走上后期制霸,还得等待策划的一锤子。
话就唠到这,对这些在后期容易掉线的打野,你怎么看?你觉得最值得优化的地方,或者后手救命的套路还有吗?大胆留言,分享你的独家见解!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