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9日的上午,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三审判庭内,一名旁听者坐在靠近窗户的位置,不声不响地轻咳了一声。法警分立过道两侧,而审判长则开始朗读判决书,其声音透过麦克风,略显回荡。
明学昌,这个名字在2023年底的通缉令上赫然在目,彼时,云南警方发布的通报中指出其“涉嫌重大跨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然而,法庭之上,宣读的却是“被告人明学昌已死亡,本案终止审理”的消息。但众人的目光却聚焦于其他名字之上——明国平、明菊兰、明珍珍,以及那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11人被判处死刑,5人面临死缓,1人被判无期徒刑,12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共计39人。
在旁听席的最后一排,记者们正专注地记录着,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此起彼伏,间断不连。
2023年11月,我国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发布了通缉令,而与此同时,有关缅北果敢地区发生交火的报道亦见诸报端。目前尚无法确认这一事件是否与此次抓捕行动存在关联。
明学昌的离世发生在通缉令发布不久之后,官方宣称其自杀,并发布了现场照片,然而照片中的细节并不清晰。随后,警方公布了相关数据,指出在此次行动中,共抓获了5.7万名嫌疑人,这一数字为累计统计,涵盖了从2023年至2025年期间,我国与缅甸两国共同参与的跨境联合执法行动。
“10·20”事件,即发生在2023年10月20日的悲剧,在果敢地区一家诈骗园区内爆发了一场激烈的火并。该事件造成4人不幸丧生,另有4人受伤。据当时侥幸逃脱的工人透露,该园区内部时常笼罩在暴力的阴影之下。
根据法庭文件记载,共有14名工人因企图逃离而遭园区守卫枪决,其遗体被秘密埋藏于山区,最终被缅甸警方发现。现场证人所述,守卫使用铁棍进行殴打,虽非致命,却足以造成极大的折磨。
“诈骗园区”一词在庭审记录中频繁提及,所指的“果敢老街”,乃是由数个家族所掌控的地盘,其中明家与白家占据要津,此外亦存在其他势力盘踞。园区内设有武装守卫,四周高墙电网密布,囚徒们日间从事电信诈骗勾当,夜晚则可能被监禁。有受害者家属在接受庭审后的采访中透露:“我的儿子被骗至此,音信全无,直至警方介入方才得救”,然而,关于事件的更多细节,她并未详细道来。
在跨境警务合作方面,我国警方于2023年12月与缅甸警方携手开展联合行动,成功抓获了明国平等犯罪嫌疑人。此次移交手续在边境口岸顺利完成,现场照片亦清晰记录了身着制服的执法人员押解嫌疑人的情形。
历经漫长的时间跨度,然而,从案件立案至最终宣判,整个过程耗时未满两年。不少法律学者对此表示,这一速度堪称迅速,尤其在跨国案件的审理中更是如此。在法庭之上,检察官详细列举了案件中的“非法拘禁、故意杀人、诈骗”等多重罪行,而证据链则由银行交易记录、通话记录以及现场勘验照片等丰富材料构成。面对警方的盘问,白应苍狂傲地宣称,在缅北果敢之地,不论其他家族财富与权势如何显赫,众人心目中唯有白家的声望至高无上,皆因白家在政界和军界在当地,他们白家的影响力首屈一指,众多部门在面临问题之际,无不寻求他们的意见与指导。
在旁听席上,有人低头玩着手机,屏幕的亮光映照出上午十点多的时辰。审判的宣读已近一小时,期间法警进行了换岗。记者区的快门声此起彼伏,然而法庭内拍照是被明令禁止的,因此那声音显得格外微弱。在短暂的休庭期间,一名受害者的代理律师轻声说道:“这样的结果对家属来说是一种慰藉。”但他并未对此作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缅北地带长期陷入武装势力分立的状态,法制基础薄弱,诈骗、赌博与毒品活动交织成网。在明家势力曾盛极一时之际,其控制下的数个园区成为谈之色变的所在。据目击者描述,“他们出行时身边必有安保随行,乘坐的车辆更是坚不可摧”。直至2024年初,缅甸军方发起了一场清剿行动,尽管参与其中,但进展却颇为迟缓。直至2025年的此次审判,这起事件才得以暂时画上句号。
法庭最终并未安排记者进行提问环节,人群在散去之际,隐约传来议论声,提及“死刑即刻执行的比率颇高”,然而并未展开深入讨论。此刻,门外雨势渐猛,记者们拥挤在走廊之中,有人匆忙拨打电话回编辑部,报告称“共有11人被判死刑”,但电话那头的背景噪音干扰,使得后续信息难以清晰辨识。关于这一情况,诸位有何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