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的养老金,快要悬了。
一个冷冰冰的年份,2034,就这么摆在所有人面前。国会要是再不干点正事,社保的信托基金到时候就得见底。
那意味着什么?所有退休人员的福利,直接凭空蒸发21%。
这颗定时炸弹,把一个老掉牙的话题又给炸了出来:美国人是不是非得干到死才配退休?
这也不是社保第一次走到悬崖边上了。
富人加税还是穷人加班
早在1983年,基金就差点破产。最后关头,两党罕见地联手,搞了一次历史性的“续命”。他们一咬牙,提高了工资税,顺手把联邦雇员也拉进来交钱,还拍板把退休年龄一步步往后推,一直推到67岁。这最后一棒,直到去年才交到1960年后出生的这批人手上。有这个先例在,现在一帮人又想故技重施,而“延迟退休”,就是菜单上最扎眼、也最烫手的那道菜。华盛顿那帮政客,心里各有各的小九九。共和党那边的“研究委员会”,一百七十多号议员,在预算案里明晃晃地写着,要对退休年龄搞“适度调整”。理由说得冠冕堂皇:现在人活得长了,多干两年不是应该的吗?但数字可不会陪你演戏。国会预算办公室早就把账算得明明白白:真把退休年龄推到69岁,那1971年后出生的美国人,一辈子到手的福利要缩水13%。更要命的是,这么大的牺牲,也就堵上35%的窟窿,根本治标不治本。民主党那边呢,则把矛头对准了有钱人。他们觉得,问题出在社保税的“天花板”上。现在美国的规矩是,年收入一旦超过16万多美元,超出的部分就不用再交社保税了。这意味着,一个年入百万的富豪和一个年入16万的中产,交的社保税总额居然是一样的。这上哪儿说理去?所以民主党议员们就提了个《公平份额法案》,主张很简单:年收入超过40万美元的,超出部分也得老老实实交税。
华盛顿的小算盘,美国人不同意
除了这两大派,还有一小撮中间派想玩点花的。他们提议,干脆新搞一个1.5万亿美元的投资基金,独立运作,拿去投股票、投债券,用市场的力量给社保“造血”。华盛顿的算盘打得噼啪响,可美国老百姓不买账。昆尼皮亚克大学去年做了个民调,结果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高达78%的成年人,明确反对把退休年龄提高到70岁。不管那些专家和政客怎么苦口婆心地解释,说这是为了拯救社保,是没办法的办法,支持率就没爬上过30%。这种深入骨髓的抵触,让“延迟退休”成了一个谁碰谁倒霉的政治雷区。
天塌不下来,只是数学题
在一片焦虑声中,也有明白人觉得,大家有点反应过度了。注册理财规划师鲍比就一针见血:这根本不是什么“有你没我”的生死抉择,说白了就是一道数学题。所谓的“基金耗尽”,不是说账户里一分钱都没了。就算到了2034年,靠着每个月源源不断收上来的工资税,社保系统照样能支付81%的预定福利。现在要解决的,是那剩下的19%的缺口,而不是从零开始推倒重来。鲍比觉得,国会手里的牌其实不少,完全可以打一套组合拳。比如,退休年龄稍微动一点点,社保缴费的收入上限再往上抬一抬,或者专门给高收入人群的税率加点料。再不济,调整一下福利和通货膨胀挂钩的计算方式也行。这些招数单看都不起眼,但捏合在一起,效果就出来了。
吵架是假,试探是真
从政治博弈的角度看,鲍比认为,提高退休年龄这招,远没到山穷水尽那一步。毕竟有过成功的先例,关键看怎么操作。只要能提前足够长的时间打招呼,然后小步慢走,一点点地推进,就能把民众的反弹降到最低。她甚至觉得,如果操作得当,对大多数人来说,慢慢地多干一两年,可能比眼睁睁看着税单暴涨,或者退休金被直接砍掉一大截,更容易接受。毕竟后两种方案,会直接捅了那些指着退休金过日子的老人的马蜂窝。所以,现在台面上这些关于延迟退休的激烈争吵,更像是一种政治试探。政客们把这个最难听的选项先扔出来,看看大家到底有多大反应,探一探社会情绪的底线。
结语
距离2034年,只剩下不到十年的窗口期。留给国会吵架和行动的时间,真的不多了。工具箱里的方案都摆在那儿,是加税,是改公式,还是让人们多工作几年?最终的选择,将是一场巨大的政治风险和紧迫的财政现实之间的艰难权衡。关于美国人到底要工作到几岁的争论,短期内,不会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