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战,东宁要塞攻坚战

发布日期:2025-10-09 04:15:54|点击次数:197

一、东宁要塞的地理位置

地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镇,北起绥阳镇北阎王殿,南至甘河子,正面宽逾110公里,纵深达50多公里,曾被日本冠以“东方马其诺防线”“北满永久要塞”之名。

日伪时期,侵华日军为了防止苏联的进攻及为随时对苏联进攻,不仅在此修筑了亚洲最大的军事要塞,而且在此屯驻了日本关东军三个师团计13万多人,并构筑了飞机场10个,永久性工事400多个,野战炮阵地45处。

目前已探知的地下军事要塞散落多地,勋山、朝日山、胜洪山等皆在其列。

勋山要塞——大山深处藏着庞大的军事工事,勋山要塞是东宁要塞中的一个中型要塞,它占地5公顷,与俄罗斯仅一河之隔。

进入暗堡的隧道之后,便感到像是进入了一座迷宫,一条条高1.8米,宽1.5米的隧道纵横交错,上下连通,最深处可达地表15米,隧道中建有指挥所、医疗所、无线电室、铁车库房、升降井、排水沟、蓄水沟、暖气管道、贮备仓库、弹药库、电机房、兵舍、火力发射点、防毒气的双层隔离门等设施。

这座要塞皆以钢筋混凝土精心构筑而成。

二、要塞的修建日期与规模

自1934年始至1945年,侵华日军历经十有余载,于边境地域精心修筑了东宁要塞,妄图以此为侵略之据点。东宁要塞群面对前苏联滨海边区,要塞正面宽110多公里,纵深达50多公里,分上、中、下3层,最深处达80多米,是亚洲现存综合规模最大的筑垒地域之一。

三、修建要塞的人力与伤亡

为了修建东宁要塞,日本从中国山东、河北、吉林榆树等地用欺骗手段招募劳工,还有一些是中国战俘。

前前后后共有17万名劳工参加了东宁要塞的修建,中国劳工和战俘受到了非人的待遇,每天都有十几个至几十个劳工死于非命,在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地区内就发现有大小坟包一千多个。

据考证,17万中国劳工因劳累、饥饿、虐待,以及在工程结束后被注射毒药、细菌实验等惨死在这里。

四、东宁战役的兵力与战斗过程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9日零时,苏联红军在大炮、坦克、飞机的支援下分三路对东宁要塞进攻。

日军负隅顽抗,战斗持续了7天之久。

因无援军,日军难以为继,不得不朝着吉林方向狼狈溃退。与此同时,尚有一小部分日军龟缩于要塞之中,负隅顽抗。

参战兵力

东宁要塞一度成为日本关东军的屯驻之地,巅峰时期,此处驻扎的日本关东军数量几近10万之众,尽显其军事部署的规模。

在东宁要塞攻坚中,日军兵力,早已不如以前数量那么庞大。本来是师团级的要塞,当时兵力已经非常单薄。

7月28日,刚刚调过来的日军独立混成第132旅团所属第783独立步兵大队和786大队。队长齐藤俊治大尉,下辖4个步兵中队,1个机枪中队,1个步兵炮小队和1个工兵小队,由于兵力过于薄弱,因此只能聚集在一两处阵地。也就是说这个需要至少1-2个完整师团守备的阵地,现在只有大约5.5个中队规模的兵力守备。

五、东宁要塞攻坚战的过程

8月9日,日军独立第783大队谷曹长第一个发现了苏军已经开始全面进攻,随后日军第783大队迅速离开营房,进入战斗位置。

苏联远东第1方面军契斯科上将的第25集团军所属6个步兵师,9个机械化旅,1669门大炮,266坦克和2个空军师,向东宁扑来。

8月10日,苏军第25集团军所属第17,39步兵军占领东宁县城,第72步兵军冲进绥芬河与日军在东宁要塞发生激烈战斗,日军据守东宁要塞各个山头坑道工事拼命抵抗。

一直到8月12日,东宁日军一直躲在地下坑道里抵抗,由于苏联红军人多势众,东宁要塞日军也没有发起主动攻击。

从8月14日开始,到8月19日连续6天,苏军集结包括30厘米重炮在内的各种大炮开始对东宁要塞猛烈炮击,每天还有300架次的空中打击。

一旦通过炮击发现日军阵地上的洞口,苏军就立刻开始灌汽油,点火焚烧,整个要塞阵地,已经没有一点绿色,连杂草都没有一棵了。

其实,日本在8月15日就已经投降了,关东军司令部也已经在8月16日下达了关东军全军投降训令。但是在东宁日军步兵第783大队,由于电台损坏,每天发出去的电报,都没有任何回音,也一直没有得到命令,因此只能硬着头皮继续顽抗。

在东宁北部的三角山,苏军第25集团军终于取得突破日军的另外一个大队,第786大队的阵地,苏军对三角山20公里范围内投射了2000多吨炮弹和炸弹,平均1平方公里要挨100多吨炸弹炮弹的强力轰炸。

8月18日-8月26日,为了攻克东宁要塞,苏军搬来了20多吨重的超级大炮,在8天时间里,苏军将7000吨炮弹和炸弹砸到胜哄山日军阵地,炸开最深的炸弹坑达到10米深,日军厚达3米的钢筋混凝土工事都被苏军炸的粉碎,但是日军还是在顽抗。

直到8月28日,苏军感觉到,这些日军之所还在以死硬抵抗,是不是因为没有得到投降命令。

苏军在吉林延吉找到了日本战俘前关东军第三司令部的后勤参谋河野贞夫中佐,让他带着天皇的投降诏书,关东军的投降命令等文件,于8月28日,单独上胜哄山,让那里的日军遵照命令投降。

当时在山上巡逻的日军小队长山本准尉将他带进要塞,很快,河野贞夫中佐向独立步兵第783大队大队长齐藤俊治大尉下达了日本天皇和关东军司令部的投降令,齐藤俊治表示服从命令。

1945年8月30日中午,胜哄山上的齐藤大队长带领着步兵第783大队的901名日军,抬着150多具尸体走下胜哄山,向苏联第25集团军投降。

东宁要塞攻坚战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战,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来之不易。东宁要塞的陷落,标志着日本关东军的彻底失败,也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结束。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