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这次又找上门来,想买我国的无人机,大家会不会觉得这事似曾相识?还记得十年前秘鲁那出坦克“阅兵秀”吗?用完就退货,还各种借口,赚了面子可没给咱落下实惠,这种操作到底是精明算计还是吃相难看?秘鲁这两回“试货”的套路,在国际军火交易圈算是奇葩案例了吧?如此反复,难免让人纳闷,这到底该怎么合作下去?
2009年,南美洲的智利重金采购德国“豹2”坦克,一辆价格上千万美金,军力飙升让邻居秘鲁眼热不已。自家经济底子薄,采购不起欧美昂贵武器,秘鲁一番权衡,把目光瞄准了中国生产的MBT-2000主战坦克。这型坦克火力、防护、机动表现都不赖,最关键价格一辆只要500万人民币,比“豹2”划算得多。秘鲁军方很快拍板,跟我国谈妥先购12辆预备长期升级装备。秘鲁又新添了一个条件—国庆阅兵那天能不能先借几辆露脸?说是如果效果好,肯定追加大单。
我国本着合作共赢的心态,没多犹豫就爽快答应了。5辆崭新的MBT-2000连夜空运至秘鲁首都亮相。国庆大典上,坦克一出场,成为全场焦点,观众叫好,秘鲁在国际舆论场也小小得瑟了一把。阅兵一结束,观望的各方都在等秘鲁下正式大单。可有意思的是,秘鲁迟迟不回复订单,反而开始各种借口推脱,从“财政吃紧”到“性能不符预期”,理由换了一个又一个,硬是将中国供应商晾在一边。最后只给了一小笔象征性的“租赁费”,算是坦克“借用”结案。这种“用完即甩”的操作,无论怎么都不是君子做派。
中国军工供应链一向讲诚信,出口产品层层检测,交付前反复测试。秘鲁能拿到百里挑一的产品,结果却如此处理生意,实则损人不利己。一来破坏商业信誉,二来也透支了外交互信。国内相关媒体纷纷关注此事,将其视为典型的国际合作“雷区”,提醒后来者不得不提防。
让人惊讶的是,十年后风水轮流转,秘鲁既要面对国内毒贩武装泛滥的烦恼,又看到中国无人机在国际市场表现抢眼,这才又生出采购念头来。尤其是彩虹、翼龙系列无人机,已在全球赢得好口碑,就连中东、非洲的一些国家都排队下单,秘鲁自然不想错过。可是秘鲁依然心存侥幸,提出“先用几架试试”的要求,熟悉的剧情再度上演,难不成还想复制坦克那一招?
中国方面这回吸取了经验教训,态度明确亮相:只卖不租,交钱提货,没得商量。这种铁面回绝,意味着中方彻底打消了再吃亏的可能。秘鲁这边没了讨价还价的空间,只能照规矩办手续全款买单,警方也早知自己上回不厚道,这次乖乖走流程。军工业的规则不讲情面,只认合同和信誉,秘鲁自己拆台,吃尽了苦头。
翻看近十年中国军工出口数据,无论是坦克还是无人机,合作客户众多,装备出口只是工具,生意背后讲究诚信。美俄系产品虽有技术优势,但高企的成本让不少国家望而却步,中国产品则凭借价格适中和交付效率在新兴市场大放异彩。可以说,军贸生意不只是单纯的买卖,更反映着国家间信任和长远合作。一锤子买卖的做法只会让对家望而却步,把市场拱手让人。
南美国家整体工业基础薄弱,采购先进武器需要巨额投入,进口型市场天生容易滋生价格与合同摩擦。中国军工已不是十年前那般“憨厚”,一次被坑就长次记性。我国近年来在对外出口项目中更注重合同细节,付款流程严格把控,就是为了防止“试用变退货”此类乌龙场面重演。从秘鲁的案例来这一调整无疑是正确又必要的。
就老百姓理解,这跟街坊邻里买东西一样,东西用了不给钱或者不讲诚信,谁还敢继续合作?靠小聪明试图反复薅羊毛,最后受伤的只能是自己。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像无人机这种新兴高科技装备,国际市场需求空前火爆,敢于一次性大批量采购的国家大有人在,根本不用为个别“使小心眼”的买主伤脑筋。
回头来看秘鲁这两次合作,前一次葬送了信誉,后一次乖乖照规矩走,正体现出诚信永远比一时便宜更值钱。无论哪个领域,只有坦诚合作才能换来持久共赢。很多国家面对中国军贸新常态,早已明白:想要占巧便宜,最终自食其果的是自己,市场永远只留给守规矩的人。
百炼成钢方能承重任,合作讲究信字当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秘鲁的经历已给诸多国际伙伴好好地上了一课。你觉得国际军贸诚信有多重要?悄悄打了算盘的小聪明,能撑得住天下大买卖吗?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