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问题说简单也简单——外面有邻居虎视眈眈,里面有自家闹分家。外部呢,伊朗挥着核计划大旗,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常年对峙,地区老大沙特和美国时刻观望。而国内,不论是极端宗教派还是主张“自由万岁”青年的对立,时不时就要闹个大新闻。有人说以色列是“不倒的中东钉子户”,也有人唱衰它“迟早一锅端”。可事实到底如何?要说以色列的脚下是坚硬的基石,还是沙丘上的积木,还真得掀开底层去好好看看。
咱们不妨把以色列过去比作一场超级马拉松。从公元前10世纪的辉煌到流亡,再到1948年建国复兴,这一路像极了“过山车再加跳水运动员的高台”。历史上,犹太民族一度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独立王国,后被异族灭国、流落世界各地。在欧洲,犹太人经常被当作“怪胎”,排挤和屠杀不止。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屠刀下,600万犹太人遇害。这是现代史上最惨痛的惨剧。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还没等喘气,四面邻国就端着枪上门,阿以战争连打数场,没人相信这个国家能挺过来。
普通人的生活呢?对于老百姓来说,安全从来都是头等大事。一个小孩背着书包上学,父母可能最担心的不是考试成绩,而是路上有没有警报声、炸弹或者火箭弹袭击。有人担心菜价高,有人担心楼下闹抗议。以色列人有时候像行走在钢丝上的杂技演员,看似平静,其实只要风大点儿就要摔下来。
别看新闻里以色列好像科技最牛、军事最强,其实里子远没有表面那么光鲜。政坛上一天一个思想派系,一个星期就能多出来几个新党派。宗教和世俗的较劲像弹簧,谁都压不服谁。去年,政府为了改革司法体系,一下子闹得全国游行不断。看似国家安全稳得跟铁桶一样,实则里面早就有了裂缝。有的人觉得,只要外部敌人不来,国内再怎么闹都算家事,无伤大雅;可反对派就不乐意了——他们说,别看眼前平稳,只要国内团结出问题,以色列就危险了!
历史上不少国家都败在了“内乱”这道坎上。不信回头古代以色列王国,不就是因为内部派系互掐,最后被各自邻居“分分钟包饺子”了吗?这一幕又像是在重演。以色列社会分层越来越像颗洋葱,剥了好几层皮,最外层那股精英科技味,一进内部全是政坛互怼、社会摩擦的辣眼睛。
正当外界以为以色列要被自己的内乱拖垮时,剧情突然一个大反转。美国抛来了“保护伞”——重金军援、高科技合作,一下子让以色列有了“竞赛起跑线的加速器”。再加上以色列高科技企业的全球布局,什么无人机、智能医疗、网络安全,搞得连硅谷都来“抄作业”。更让外人没想到的是,以色列还悄悄和一些“老死不相往来”的阿拉伯国家缓和了关系。2020年签了个亚伯拉罕协议,阿联酋、巴林直接“官宣做朋友”,沙特态度也变得微妙,老对头现在成了生意伙伴。地区格局副本要被以色列“开新了”。
如果说历史一直是战乱与仇恨的轮回,那如今的以色列正把“仇敌变队友”的桥段搬上现实舞台。之前埋下的伏笔,比如和阿联酋贸易投资、科技互通,如今全变成拉拢朋友圈的法宝。就在大家还沉浸在老剧本里时,以色列已经在写新章节了。
可新章节刚翻开,就遭遇新难题。表面上地区和平协议一个接一个,但伊朗和以色列的“暗战”天天升级,随时点燃火药桶。美国对中东的态度也起了变化,不像以前事事都管,开始有点“你们自己玩吧”的意思。偏偏这时,以色列国内分歧还没收敛,巴勒斯坦问题依然是死结。加沙地带时不时冒个冷箭,北部黎巴嫩“真主党”也没闲着。全球反犹主义更像阴影,总让这个国家难以真正放松。经济虽猛,在高科技泡沫和资源瓶颈之间摇摆不定:别看“独角兽”公司多,房价上涨、贫富差距问题可一点没解决。
更糟的是,国内立场分裂,比起“我们都是以色列人”的共识,现在更多的是“你这派我这派”、“你这个理那种教”,一谈国家大事,街头咖啡馆都能辩到面红耳赤。岁月静好表象下,不时有“黑天鹅”飞出来搅局。
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有人鼓吹以色列是“小国大国梦”,有科技有兵有盟友什么都不怕,可真打开这锅乱炖,发现里头全是“明争暗斗的配料”。说科技牛就能保国家,听着特励志,但楼下巴以导弹也没少飞。把美国靠得像亲爹一样贴心,可美国有一天一撒手,不见得能“一个电话救全家”。更别提内部团结,口号喊得震天响,实际行动却常常各走各路。有人说只要靠创新、靠盟友,未来就一定光明,这好比过年只盯着发红包,忘了家里还没开饭。
最有趣的莫过于,每当全民高喊团结时,第二天就能上演各党派“你拍一我拍一”的戏码。表面和气,实则“互踩脚后跟”——在中东这片土地上,这股“合久必分”的习惯比啥都难治。说来也怪,这国家既像沙漠里顽强的小生命,又像每逢大选就摇摆的跷跷板;号称现代社会治理典范,内部却闹得像菜市场吆喝。
讲了这么多,有人要问了:以色列一边做高科技的“弄潮儿”,一边背着历史的沉疴、现实的烦恼,现在是不是只靠“朋友圈”和美国“好兄弟”撑着?有人说,这叫会玩外交;也有声音冷嘲热讽,说“真要哪天美国累了,以色列是不是就剩‘自己和自己玩斗地主'?”以色列到底是中东的不倒翁,还是站在风口的纸飞机?你怎么看:未来是靠创新闯关,还是靠运气熬过?留言区说说你的看法,是支持还是质疑,咱们边聊边等下一个“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