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618,你有没有发现那些曾经“带货神话”的大V们,销量突然没那么猛了?不少商家即使重金投放,也难再复制往日一夜清仓的奇迹。抖音电商正在悄然改变游戏规则——靠一个头部达人就能爆单的时代或许已经过去。这对普通品牌和中小卖家意味着什么?还能怎么抓住机会?
据公开数据,今年多个行业品牌反馈,“头部达人带货”化率明显下滑。部分服饰、美妆类目,即便在平台主推节点投入数十万元,也未必能收回成本。有业内人士直言“流量分散得厉害,大V不再是唯一出路。”字节跳动官方也多次提及“去中心化推荐”,让更多普通创作者有机会获得曝光。
这一变化背后的逻辑并不复杂。短视频内容海量增长、用户兴趣快速迁移,使得单一KOL(关键意见领袖)影响力减弱。去年还是“流量密码”的大号,今年可能因风格老化或粉丝审美疲劳被边缘化。而算法分发机制倾向于给优质内容而非固定账号导流,这直接削弱了传统投放策略的稳定性。
对于依赖达人直播清库存、走快销路线的商家来说,这无疑是一记警钟。一位食品行业运营经理表示“以前找个顶级主播,一场下来几万件都不是问题;现在要么化低,要么ROI(投入产出比)拉胯,光靠砸钱很难持续。”
面对这种去中心化趋势,有哪些可行路径值得尝试?业内普遍认可两条核心思路自营团队建设与分销网络拓展。
第一步是搭建自己的内容生产和销售队伍,而不是完全外包给第三方。这通常包括两个板块
素材团队专注于高频输出短视频,把握热点、紧贴用户需求,用新鲜视角激发兴趣。例如某母婴品牌,每周策划5-10条围绕育儿痛点的小剧场,不断测试哪种表达最易引发共鸣,从而提升粉与下单效率。
店播团队则负责将这些内容落地到实际销售环节。他们会结产品特点设计直播脚本,实时互动解答疑问,把观看热度及时为成交。据媒体报道,一些新锐国货通过自有店播,每月GMV(成交总额)增长超30%,远高于仅依赖外部达人的模式。
第二步,是组建“KOC军团”(Key Opinion Consumer,小型口碑传播者)。不同于传统大V,这些微型推广员往往来自真实消费群体,通过朋友圈、小红书等社交渠道进行裂变式扩散。一项2024年营销调研显示,在美妆、食品等品类,由KOC带来的新增订单占比已接近40%。这种方式既降低了获客成本,又增强了信任感,更适预算有限的新兴品牌逐步破圈。
当然,并非所有企业都适盲目扩充团队或铺设分销线。如果产品定位模糊、自身供应链跟不上,再多曝光也难以形成良性循环。此外,新政策调整、平台算法变化等外部因素仍存在不确定性。例如预印本研究表明,部分领域“去中心”效果尚需时间验证,对初创公司而言建议循序渐进、小规模试错更稳妥。
对于普通从业者和创业者,有哪些具体建议可以参考?
关注数据复盘,不迷信“大咖效应”。每次活动后分析各渠道表现,看是哪个环节掉链子。
理配置资源,自营与作并举。在预算允许范围内逐步培养自己的素材+店播能力,同时筛选优质KOC进行补充。
提前做好风险预案,比如备份多套推广方案,应对突发流量波动。
定期学习最新平台规则及玩法,如抖音近期推出的新手扶持计划、中小号冷启动机制,为自身争取更多成长空间。
如果你还在纠结为何销量下滑、不知如何破局,不妨静下心来梳理一下自己真正掌控的资源。“打造护城河”听来宏大,其实就是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无论市场怎么变,都能留住属于你的那批客户群体。这才是在电商赛道穿越周期的不二法门。那么,你准备好拥抱这场去中心化浪潮了吗?
怎么看这事?评论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