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德国惨遭打脸!中国防部怒斥:我舰未用激光器且压根没到红海!

发布日期:2025-07-29 22:46:10|点击次数:67

德国这次真是闹了个大笑话。说起来,国际上本就事儿多,但有些事,闹得让人哭笑不得。最近,一束“神秘激光”把德国硬生生推到了风口浪尖。

他们想演一出“受害者”的戏码,指着鼻子说中国。结果呢?事实摆出来,德国自己反倒成了那个最尴尬的主角。

这出戏,从红海一直演到柏林,与其说是一场“碰瓷”,不如说是一次精准的“自我曝光”。一个自诩的军事强国,在全世界面前露了底,这可真是太难看了。

这剧本,漏洞百出

事情是这样开场的。7月2日,德国那边突然发话,声称自家一架侦察机在红海、也门海岸附近,被一艘“中国军舰”用激光给照了。

他们说得有鼻子有眼,还说这“激光照射”非常危险,“危及人员安全”。听着真是让人捏把汗。

光说还不够,7月10日,德国外交部又急匆匆地召见了中国驻德大使。这架势,搞得好像真受了天大的委屈,非得中国给个说法不可。

可这“受害者”的剧本,还没演满一天就彻底穿帮了。7月11日,中国国防部新闻局的声明,简直是直截了当,句句打在要害上。

声明里说得清清楚楚,第一,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当时根本就没进红海。人家正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呢,跟红海隔着几百海里远。

第二,压根儿没用什么激光设备。我们舰艇上的设备都好好的,也没接到使用激光的指令。

第三,我们的任务是公开透明的。中国海军第47批护航编队,光明正大地在亚丁湾执勤。哪有鬼鬼祟祟搞激光照射的道理?

想想看,亚丁湾到红海,几百海里的距离,隔着一个曼德海峡呢。这地理常识,德国情报部门是都还给地理老师了吗?

这下好了,德国的指控就像吹起来的气球,被事实的针一扎,瞬间就瘪了。问题不再是“中国做了什么”,而是“德国为什么会这么做?”

自己人先掉链子了

要说一个北约成员国,情报工作不至于这么业余吧?可事实就摆在这儿,这不禁让人怀疑,德国的军事能力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这可不是德国军队第一次闹这样的“乌龙”了。就说今年2月那事儿,德国海军“黑森”号护卫舰在红海,把一架美国MQ-9无人机当成了敌人。

结果呢?发射了两枚导弹,结果全没打中,自己坠海了。这说明什么?他们的作战系统和人员判断力,可能真有点堪忧。

再看这次“激光门”的主角,那架所谓的“侦察机”。德国人说得语焉不详,其实它就是一架“比奇空中国王350”飞机。

虽然名义上是民航飞机,但上面坐着四名德国联邦国防军的军人。飞机上还装备着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ISR),明摆着是去执行军事侦察任务的。

所以,是它主动抵近侦察,还是真的被动挨打?这事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与其说是“中国威胁”,不如说是德国自己情报系统出了错,看花了眼。

端着碗骂娘的尴尬

那么,如果不是能力问题,这背后是不是就藏着“意图”了?这场“激光门”,确实撕开了德国对华战略的矛盾。

一边是经济上,德国离不开中国。今年上半年,德国对中国的投资逆势增长了12%。他们的汽车、化工这些看家产业,哪个不指望中国市场?

可另一边,政治上,德国又紧紧跟着美国。在美国的“印太战略”指挥棒下,德国也急着想在北约里头刷存在感,积极参与针对中国的行动。

这不就成了“吃饭”和“站队”的矛盾了吗?嘴上说要“去风险”,身体却很诚实地往中国市场跑。这种分裂,本身就很拧巴。

更讽刺的是,当德国在国际舆论上大张旗鼓地炒作“中国威胁论”的时候,在真正的危险水域红海,各国商船却流行挂上中国国旗。

这是为什么?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护航编队,从2008年开始就在亚丁湾反海盗,那才是真正的“稳定锚”。多少商船在红海,都指望着中国海军给他们安全感。

所以,德国的这场闹剧,说到底,就是一场拙劣的政治表演。它可能想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自己内部的战略焦虑和身份认同危机。

这出戏,该怎么收场?

这出闹剧,最终以德国颜面扫地收场。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中国需要去解释什么了。

真正需要解释的,是德国自己。他们得告诉本国人民,也得告诉全世界,那束“神秘激光”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一个国家,如果试图靠虚构的故事,而不是靠客观事实,来制定外交和军事政策,那结果往往就是自取其辱。

这不仅会损害国家的信誉,更会严重影响他们自己的战略判断力。

对于德国来说,与其在错误的道路上继续表演,不如好好正视一下自身的能力短板和战略矛盾。

毕竟,在大国博弈的复杂棋局里,靠这种“碰瓷”来博眼球,最终只能是得不偿失。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