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太罕见!6月30日,朝鲜M1991被乌摧毁,火箭弹被FPV命中后穿出驾驶室

发布日期:2025-07-12 14:02:57|点击次数:80

太罕见:朝鲜M1991被乌克兰摧毁,火箭弹被FPV命中后穿出驾驶室

乌克兰FPV无人机撕裂俄军防线的画面,瞬间让所有人看懂了现代战争的残酷规则。

这段不足30秒的视频里,一架廉价改装的四轴飞行器俯冲而下,精准洞穿朝鲜援助的M1991火箭炮车尾部。

240毫米火箭弹被冲击波诱爆,穿透金属舱壁的弹头掀翻驾驶室,漫天爆燃的烈焰瞬间将价值千万的装备烧成废铁。

跳车逃生的俄军驾驶员,在百米开外仍被尾焰灼伤后背,这个战场切片折射出的不仅是武器代差,更是两个军事体系生死攸关的碰撞。

俄军接收的朝鲜重武器正沦为战场活靶子。

自俄朝秘密协议生效,1.2万名朝鲜军人携带着冷战库存装备踏入乌克兰泥沼。

M1991火箭炮22联装发射架看似威风,实战中却暴露致命短板。

这款脱胎于苏联BM-21的武器,沿袭着上世纪的作战理念:需7人耗时30分钟装填弹药,缺乏卫星定位能力,电子对抗技术还停留在晶体管时代。

当海马斯火箭炮能在40公里外卫星制导精确点杀,朝鲜铁疙瘩的覆盖式打击精度却相差三个数量级,沦为乌军无人机的最佳猎杀对象。

乌军第413无人机营用价值800美元的FPV无人机,验证了何谓体系破击战。

他们深谙俄军后勤线薄弱处,日常四轴机沿着高压电线巡弋侦查,发现目标立即召唤自杀式无人机。

突袭得手绝非孤例,此前该营曾趁夜摸进俄军仓库,起获整批朝鲜火箭炮弹药。

从无人机操作员回传画面可见,三十年前生产的240毫米火箭弹推进剂已出现受潮结块,这种物资能堂而皇之送上前线,俄军装备窘境可见一斑。

朝鲜军工神话在乌克兰黑土地彻底幻灭。

平壤引以为傲的远程打击体系,本质是应对半岛特殊地缘的应急产物。

为威慑首尔设计的M1991火箭炮,建造时便扎根半永久山洞阵地,压根不考虑机动隐蔽。

当这些钢铁巨兽被拉到开阔的乌克兰平原,车载火控系统无力应对电磁干扰,轮式底盘在冻土带打滑侧翻的场面频发。

朝鲜技术人员沿袭的粗放生产标准,导致同型号装备零部件无法互换,前线每损毁一辆发射车就意味着永久减员。

俄军总参谋部的决策失误正在引发连锁反应。

明知朝鲜装备与北约信息化体系存在代差,仍将其部署在距前线50公里的“安全区”。

殊不知乌军侦察无人机活动半径已达80公里,海马斯射程更是碾压东方盟友的老旧火箭炮。

当无人机群突破俄军电子战防线,那些本该提供火力支援的M1991瞬间成为死亡棺材。

朝鲜援助的KN-23导弹也存在类似缺陷,这些用落后工艺复刻伊斯坎德尔的产品,实测圆概率误差超过300米。

顿巴斯燃烧的朝鲜火箭炮残骸,给所有发展中国家敲响警钟。

现代战争早已不是堆砌钢铁洪流的游戏,当西方将星链卫星铺满近地轨道,当AI算法开始自动分配火力单元,那些依赖人海战术的军事体系注定要被降维打击。

中国军工人从视频里看到的不仅是硝烟,更是科技代差转化为战场优势的鲜活教案。

我们的远程火箭炮早就配备北斗导航,察打无人机集群技术领先世界,这才是捍卫和平的真正底气。

东欧平原上的每一簇爆燃火焰,都在重塑21世纪战争规则。

当朝鲜士兵蜷缩在被击毁的火箭炮残骸旁,他们或许会想起七十年前志愿军用智慧战胜钢铁的传奇。

历史反复证明,真正强大的国防永远建立在自主创新基石之上。

中国此刻要做的,是加速推进新质战斗力生成,用更尖端的电磁炮、更智能的无人机蜂群、更完善的空天侦察网,铸就令任何挑衅者望而生畏的钢铁长城。

毕竟,真理永远在大炮射程之内,而射程要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开拓。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