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冲进股市,五路大军已经开动!
美联储降息板上钉钉,全球热钱正重新站队。
A股突破3800点只是起点,一场史诗级的财富浪潮正在席卷而来。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突然转向“鸽派”,明确表态9月降息几乎“板上钉钉”。
这一信号瞬间点燃全球市场,美股再创新高,黄金、大宗商品集体狂欢。
背后的导火索是美国经济数据“崩了”:非农就业被大幅下调,通胀降至2.5%,特朗普甚至当场炒掉了劳工局局长。
压力之下,美联储今年可能连降三次息,总计75个基点,让利率重回“3字头”时代。
美元走弱已成定局,人民币升值预期升温。
对中国央行来说,这等于卸下了政策“枷锁”。
降息降准的空间彻底打开,新一轮宽松周期即将发力。
央行的目标很明确:稳住经济增速5%,更要托住股市和楼市。
股市的弹药库正被疯狂填满。
7月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同比多减7800亿,而同期非银存款暴增2.14万亿。
这些钱没有消失,而是通过买基金、开户炒股涌入了股市。
单月新增开户数196万户,环比增长9%,71%的人冲着牛市入场。
这还只是开始——居民存款和A股市值的比例仍高达1.71,意味着存款搬家的空间还很大。
机构资金也在全力押注。
险资、公募、私募、社保集体加仓权益资产,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大关。
债市资金正大规模转向股市,近期债券暴跌和股市暴涨的“跷跷板效应”就是铁证。
楼市退出的资金同样在寻找出路。
虽然房子难卖,但手握多套房产的人正悄悄变现,转身投入股市。
传统行业的转型资金更是如此——与其自己砸钱搞芯片,不如直接买龙头公司的股票。
A股总市值与GDP的比值仅为0.7,远低于2007年牛市的1.46和2015年的0.96。
横向对比,美股这一比值高达2.1,日股也有1.2。
无论纵向还是横向,A股都处在明显的估值洼地。
沪深300当前市盈率仅14-15倍,而历史平均为18倍。
如果估值回归均值,上证指数至少能站上4500点。
4500点只是理性测算的起点。
市场情绪一旦点燃,往往会冲过头。
2007年牛市冲上6124点,2015年冲到5178点,这次突破6000点并非痴人说梦。
尤其当前政策环境史无前例:央行创设5000亿“互换便利”工具,直接为机构提供弹药托市;证监会严查场外配资,但鼓励场内两融,把杠杆关进笼子。
科技股是贯穿本轮牛市的主线。
AI算力、人形机器人、半导体设备成为领涨先锋,就像2019年牛市中的光伏和锂电。
上游的服务器、PCB,中游的液冷技术、机器人关节电机,下游的医疗和商用场景,产业链条正在全面爆发。
金融和消费板块紧随其后。
银行受益于降息带来的贷款放量,保险产品因理财收益下滑而热卖。
消费则借势复苏,高端白酒、新能源车、智能家电成为外资加仓的首选。
这轮牛市与2007年有本质不同。
当年靠的是经济高增长和股权分置改革,如今则是资金驱动和政策托举的“水牛”。
企业盈利尚未全面复苏,但资金已如洪水般涌来。
行情波动会更大,疯涨后可能出现急跌,但每次回调都是上车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