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万一,那个搬砖的壮汉真的成了男模呢?

发布日期:2025-10-10 16:46:55|点击次数:63

城市这东西,越来越像个人了。

年轻的时候,靠着一身傻力气,搬砖盖楼,开厂挖矿,主打一个皮糙肉厚。这叫原始积累。

中年了,钱有了,肚子也有了,开始琢磨着怎么穿得体面点,说话骚气点,朋友圈分组发点别人看不懂的哲学,这叫品牌升级。

重庆,就是那个曾经在工地上搬砖最猛,现在突然开始琢磨着要去米兰时装周走秀的壮汉。

你看到的那些什么《重庆海外叙事能力与话语权深度洞察》,本质上就是一份壮汉的“人设重塑计划书”。说白了,就是嫌弃自己过去那个“8D魔幻立交桥,火锅串串小烧烤”的网红形象太肤浅,太“赛博朋克农民工”,想整个“全球文化节点”的活儿,听着就高端,大气,上档次。

这事儿的底层逻辑特别简单,简单到有点粗暴。

过去城市竞争,比的是什么?GDP,高楼,机场吞吐量。大家都在牌桌上亮肌肉,看谁的肱二头肌更硬。重庆靠着制造业和地理位置,肌肉练得不错。

但现在玩法变了。肌肉男遍地走,大家开始看脸,看气质,看你会不会讲故事。一个只会闷头干活的城市,是没有前途的。因为高端产业、顶尖人才、热钱资本,都是跟着“故事”和“逼格”跑的。

所以,你看这份计划书,里面全是黑话。

什么“一枢纽、三高地”,什么“成渝联动、竞合共赢”,翻译过来就是:老子不光要自己牛逼,还要拉着隔壁成都一起,把整个西南地区的故事讲圆了。我们不是单打独斗,我们是“巴蜀复仇者联盟”。

为什么非得这么干?不这么干会死吗?

真的会。

在存量博弈的时代,你不去抢别人的注意力,别人就会来抢你的。城市之间的竞争,早就不是请客吃饭了,是你死我活的流量战争。成都靠着熊猫和太古里,已经尝到了甜头。杭州靠着互联网和新消费,故事讲得风生水起。重庆再不搞点事情,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人才和资本顺着长江流到下游去。

这就像打游戏,你不能光闷头刷经验升物理攻击,法术防御和魅力值也得跟上,不然遇到个会放精神控制的大BOSS,你装备再好也得跪。重庆这份计划书,就是一份详细的“加点方案”,要把过去没点的“文化”和“魅力”天赋,一口气怼满。

你看它规划的打法,特别有意思,完全是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的思路。

第一步,叫“筑基期”,2025年搞定“一库一链一平台”。这词儿听着吓人,其实就是三件事。

文化基因库?就是把什么火锅、吊脚楼、袍哥文化这些老底子,全部数字化,做成一个素材库。这就是喂到嘴里的弹药。

区块链版权链?就是给这些素材上个户口,以后谁用我的火锅IP拍电影,谁拿我的山城夜景做游戏,都得交钱。知识产权,未来的石油。

国际文化贸易数字平台?就是自己开个淘宝,专门卖重庆的“文化产品”。

这三板斧下去,一套内容生产、确权、交易的闭环就有了。地基打好了。

第二步,叫“突破期”,2028年要搞出“文化服务贸易顺差”,还要孵化独角兽。

这就到了真刀真枪干的时候了。前面是搭台子,现在要找角儿来唱戏。什么AIGC、XR、元宇宙,这些最时髦的技术,就是他们请来的角儿。计划里写得明明白白,要搞“文化×硬科技融合标杆”。

这说明重庆想得很明白。

他们知道,单靠传统文化,是打不过故宫的。单靠讲故事,是讲不过上海的。唯一的出路,就是弯道超车。用科技把自己的文化IP武装到牙齿。

所以才有什么“山城元宇宙”、“数字长江文明馆”。这哪是搞文化,这分明是在用文化的概念,去撬动科技产业的杠杆。就像一份体检报告,有的人P得跟写真一样,但肝上的阴影是藏不住的。重庆的野心,就藏在这些科技名词的背后。

第三步,叫“领航期”,2035年要跻身全球软实力城市TOP30。

这就属于画大饼了,也是所有计划书的必备环节。但这饼里有干货。比如“主导≥2项国际文化标准”、“成为RCEP文化规则核心制定者”。

这才是真正的杀招。

一流企业做标准,一流城市也一样。什么叫话语权?话语权不是你说你牛逼,而是你定的规矩,别人都得跟着玩儿。当全世界的数字文化产品想卖到东南亚,都得用你重庆牵头搞的“文化原产地数字认证”时,你还用得着天天在外面吆喝自己多厉害吗?

不需要了。你本身就成了规则。

当然,这个计划里头槽点也很多。

比如那个“Z世代文化使者计划”,每年培育1000名创作者。听着很美好,实际上不就是官方养号,找一堆网红来帮你吹牛逼么。

还有那个“百巷焕新”工程,要搞一万张网红长椅。这操作就非常灵性,充满了对当代年轻人打卡需求的深刻理解。能不能焕新不知道,但大概率能养活一批探店博主。

这些操作,本质上都是“快种快收”的流量打法。先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场景给你造出来,把人给你引过来,至于能不能留住,能不能产生持续消费,那是后话。反正先把数据做上去,报告才好看。

所以,这份计划书到底靠不靠谱?

这取决于三件事。

第一,钱从哪来?设立10亿基金听着多,但在这种级别的城市战略里,洒洒水而已。后续的钱,是靠市场,还是靠继续发债?这是个要命的问题。

第二,人往哪去?搞这些高大上的文化科技产业,需要的是顶尖的程序员、艺术家、金融家。重庆靠什么去跟北上广深抢人?光靠火锅和房价洼地,恐怕不够。

第三,部门墙怎么拆?计划里又是科委,又是文旅委,又是商务委,几十个部门盘根错节。这种跨部门的大项目,比的就是一个协同能力。搞得好是“复仇者联盟”,搞不好就是“办公室甄嬛传”。

说到底,重庆这次是铁了心要撕掉身上的旧标签,换一身高定的西装,去全球的牌桌上跟别人玩德州扑克。

这事儿风险很大,过程会很痛苦,大概率还会出现一堆“瞎积薄发”的奇葩项目和烂尾工程。

但你不得不佩服这种勇气。

在一个所有人都想着躺平的时代,还有一座城市,愿意这样折腾自己,把未来三十年的剧本都写好了,然后告诉全世界:我要开演了。

这本身,就是一个足够牛逼的故事。至于最后是史诗还是笑话,只有天知道。但对于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来说,跟着折腾总比一潭死水要强。

毕竟,万一呢?万一这个搬砖的壮汉,真的成了男模呢?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