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就是如此反常,三伏天的时候没感觉有多热,期间可能降雨多!这不都已经出伏了,马上就是白露节气了,气温反而更高了,特别是南方动不动就是三十八九度的高温天气!
大家伙盼望的,就是能早点降温了!不得不说,今年的秋老虎是真的猛!
马上就是白露节气了,就是9月7日,而在咱老祖宗留下的节气里,白露可是个特殊的存在,民间有老话说“过了白露节,夜寒白天热”,哪今年白露节气后还热吗?民间还流传着“公白露冷飕飕,母白露热死牛”的说法,今年到底是公白露还是母白露?今天咱就一起来唠唠,看完大家就心理有数了!
先给大伙讲讲白露这个节气。白露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9月7 - 9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65°时,白露就到了。
这时候,夏季风逐渐被冬季风替代,冷空气开始活跃起来,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强度减弱,地面散热变快,气温下降速度也加快,昼夜温差逐渐拉大。
清晨时分,你会发现地面和叶子上布满了晶莹的露珠,这是因为夜间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白露”也因此得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说:“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再来说说“公白露冷飕飕,母白露热死牛”这句谚语。从字面意思看,就是如果当年是公白露,白露过后天气很快就会转凉,天气会变得冷飕飕的;
而要是母白露,炎热的天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甚至能把牛热死,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主要形容热得厉害。
那怎么判断是公白露还是母白露呢?民间有几种说法,一种是按白露当天的农历日期尾数判断,单数为阳,是公白露;双数为阴,就是母白露。今年白露是2025年9月7日,农历七月十六,尾数是双数,按这个说法,今年是母白露。
还有一种说法是按月份,白露交节出现在农历7月,为“母白露”,出现在农历8月,则为“公白露”,这么看今年又成了母白露。
另外,也有按照黑白昼夜界定的,白露交节出现在白天是“公白露”,在晚上则为“母白露” ,今年白露交节时间是16时51分41秒属于晚上了,因为古人把过了12点钟称之为晚上,这样也符合了母白露的标准。
不同的判断方法得出的结论都是预示着今年秋老虎很猛,后面一时半会还不会大降温!那么,老祖宗的话还可信吗?
实际上,这个毕竟是古人的经验之谈,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那白露过后还热吗?
正常情况下,白露是热与凉的分水岭,代表着暑热的结束,进入白露节气,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代替,冷空气南下频繁,气温会逐渐下降,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的说法。
不过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不一样,南方有些地方可能还会有“秋老虎”发威,午后依然炎热,但早晚的凉意会越来越明显,昼夜温差能达到8℃ - 16℃;北方大部分地区则会迅速降温,真正迎来凉爽的秋天。
就像我之前在东北地区待了几年,到了白露过后,早晚得穿长袖外套,晚上睡觉还得盖厚被子;而在南方的朋友说,白露后中午还是热得要开空调,只是早晚能稍微好受点。
不管白露后天气如何变化,我们都得顺应时节调整生活方式。
饮食上,多吃些润肺的食物,像梨、百合、银耳,能缓解秋燥;早晚出门记得添件薄外套,可别着凉,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更要注意保暖;晚上睡觉也别再贪凉,得盖好被子,保护好腹部和关节。
虽说“公白露冷飕飕,母白露热死牛”只是民间的经验之谈,不能完全当作天气预报,但这也体现了老祖宗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总结,饱含着他们的生活智慧。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聊到这里,马上就是白露了,一般过了白露天气就慢慢凉快了,所以大家在坚持坚持,要不了多久就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