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女排超级联赛决赛阶段,央视体育频道没转播,往届必转的场次今年静悄悄——不是比赛不够激烈,是看的人太少。 联赛官方数据显示,本赛季常规赛场均观众仅8000人,比2019年同期降了60%,现场球票卖不动,转播费从5000万跌到2000万,赞助商跑了一半。
波兰排协提了个新规,说要强制各队参赛必须带“优秀”球员,不然不让进。 啥叫“优秀”? 波兰自己定的标准是近一年参加过至少3项国际A级赛事,或者在国内联赛数据排前20%。 韩国队急了,他们联赛顶级球员一年也就打10场国际比赛,凑不齐名单;塞尔维亚更惨,前两站联赛全派替补,主力还在休假。
中国女排现在啥情况? 队伍平均年龄22岁,李盈莹24岁算“大姐”,吴梦洁、王逸凡这些00后占了半壁江山。 教练组本来想借联赛练新人,结果观众不买账——年轻球员没名气,电视不转,现场没氛围,打10场球不如老将朱婷上场1场有热度。可朱婷现在在意大利科内利亚诺打球,本赛季意超场均18.5分,人家俱乐部不让随便放人。
新规要是真执行,中国女排麻烦大了。 以前联赛是新人主场,现在可能得把朱婷、张常宁这些老将“拽”回来凑数。 但老将们打了三届奥运会,伤病一堆,上赛季朱婷手腕手术刚恢复,再回联赛高强度打比赛,身体扛得住吗? 再说新人咋办?李盈莹去年联赛场均26分,今年因为老将被召回来,上场时间砍了一半,教练说“现在只能让她打关键分,不敢多练”。
联赛也不是没想过办法。 去年搞过“新星计划”,让年轻球员穿特殊队服,直播时多切镜头,结果观众还是不买账。 有俱乐部算过账,一场联赛成本30万,靠门票和转播只能收回10万,剩下20万全靠赞助。 赞助商说“观众少,广告没人看,钱白花”,现在连最铁的赞助商都犹豫下赛季要不要继续投。
国际排联也头疼,他们自己也承认新规“可能阻碍年轻球员成长”。 但波兰说得实在:“没球星谁看? 没观众谁给钱? 没钱联赛就黄了。 ”现在各方在扯皮,波兰说9月定细则,中国排协没表态,教练组私下说“尽量争取豁免”,老队员们则在社交平台发训练视频,配文“随时待命”。
联赛里的年轻球员更迷茫。 吴梦洁在采访里说:“以前打联赛,教练说多失误没关系,积累经验就行。 现在观众一喊‘换人’,心理压力比打奥运会还大。 ”王逸凡更直接:“队友都是03、04年的,平时训练配合挺好,一上场观众稀稀拉拉,传球都发怵。”
现在最尴尬的是,中国女排刚拿完奥运冠军,该新老交替了,可联赛这个“练兵场”快撑不住了。 以前郎平带郎家军,联赛里新人能打满全场,现在连首发位置都保不住。 有老球迷翻出2016年里约前的联赛录像,那时候朱婷还在打青年队,联赛里经常能看见她扣球暴扣的画面,现在年轻人连这样的镜头都少了。
联赛组委会的人说:“我们也想捧新人,可观众不认啊。 上次有个年轻接应打了10分,弹幕全是‘这是谁’‘换朱婷’。 我们也很无奈。 ”赞助商更现实:“我们投钱是买曝光,不是买未来。 要是联赛没人看,明年合同到期就不续了。 ”
国际排联的新规草案还在传,有人说可能分“顶级联赛”和“青年联赛”,顶级联赛必须带老将,青年联赛不限。 但中国排协的人说:“青年联赛关注度更低,到时候更没人看,这不是拆东墙补西墙吗? ”波兰那边又在提新方案,说“优秀球员”可以是“近半年在国家联赛出场过的球员”,这又把中国女排难住了——她们的年轻球员根本没机会打国家联赛。
现在的情况就像个死结:联赛需要球星拉观众,球星需要联赛练状态,新人需要比赛长本事,可比赛越没新人,观众越少,球星越不愿回来,最后联赛越办越差。 中国女排的教练组最近开会次数明显多了,桌上堆着一沓沓数据:新人上场时间、观众年龄分布、赞助商反馈……但谁也没说出个准话。
朱婷在意大利接受采访时被问到“会不会回国打联赛”,她笑了笑:“我在意大利挺好的,俱乐部需要我。 中国女排的事,听教练组的吧。 ”话是客气的,但明眼人都知道,要是新规逼得太紧,她可能不得不回来——毕竟谁不想为自己的国家队尽份力?
联赛里的老队员也在纠结。 张常宁休完产假刚复出,本来想慢慢找状态,现在听说可能要被“抓壮丁”,她说:“能打国家队是我的荣誉,但联赛是年轻人的舞台,我还是希望把位置让出来。 ”可她也承认:“要是联赛没人看,以后更没年轻人愿意打了,这事儿挺矛盾的。 ”
现在离新规实施还有几个月,中国女排的教练组每天都在研究对策。 有人说“选几个年轻球员带老将”,有人说“干脆放弃联赛专注国际比赛”,但谁都知道,联赛是中国女排的根基,根基不稳,以后拿什么培养新人?
联赛现场的观众越来越少,最近几场比赛,看台上经常能看到白发苍苍的老球迷,举着“支持女排”的牌子,旁边坐着空了一半的座位。 有位老球迷说:“我看了30年女排,以前联赛场场爆满,现在年轻人都不来了。 不是女排不好,是年轻人不认识这些新队员,没感情啊。 ”
这就是现在的困局:国际排联要球星,联赛要观众,中国女排要未来,可这三样东西像在转圈,谁也够不着谁。 新规到底怎么定,中国女排怎么应对,可能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